71歲的徐大伯,從5歲就開始流浪,他已經(jīng)忘了自己的家在哪里。

  他輾轉(zhuǎn)全國各地,如今終于在麗水找到了家。

  是很多好心人的善意,留下了這位在外漂泊了66年的老人。

  收留

  徐大伯在麗水蓮都區(qū)城區(qū)掃馬路。6月初,有人跟他說:“你無依無靠的,萬一你去世了,怎么辦,去火化也要身份證明啊。”

  這話,大伯聽人說了很多次了,他也急:自己一把年紀,萬一走了,真不敢往下想。

  徐大伯找到北郭橋社區(qū)的黃士祥,“黃書記,我可以去辦個身份證嗎?”

  對徐大伯,黃士祥很熟悉,關(guān)于他的情況,是聽社區(qū)志愿者吳大伯說起的。

  十年前的一天,吳大伯跑來跟黃士祥說:“我這邊收留了個老人,無依無靠,流浪到這邊,沒有身份證。”

  吳大伯是在一個田地的窩棚里遇到徐大伯。當(dāng)時,徐大伯幫人照看田地,晚上就睡在窩棚,“他說只要有口飯吃,有個地方睡覺就可以了”。

  吳大伯見他可憐,就帶他到自己家,把空出來的一間屋子給他住,還給他介紹了份工作,做清潔工,在北郭橋社區(qū)一帶掃地,一個月有一千多元的工資。

  就這樣,徐大伯在吳大伯家住下了,生活也慢慢穩(wěn)定下來。

  前年,吳大伯生病去世,徐大伯又沒有了落腳點,只好離開。從那以后,黃士祥也已經(jīng)有兩年沒見到徐大伯在北郭橋社區(qū)附近掃地了。

  原來,吳大伯去世后,徐大伯輾轉(zhuǎn)到了隔壁的一個社區(qū)。承包這個轄區(qū)小區(qū)、路面保潔的一家保潔公司老板看他可憐,就讓他在現(xiàn)在住的地方附近掃地,一個月工資1600元。

  黃士祥說,看到徐大伯,也會聯(lián)想到自己的父母,“他沒有身份證,別說現(xiàn)在國家對老人的福利政策享受不到,就連去醫(yī)院看個病也不行啊”。

  “黃書記,我找不到其他人,其他人我也不認識,你幫幫我吧。”聽徐大伯這么說,黃士祥于心不忍,帶著他去了白云派出所,所長葉勇偉和教導(dǎo)員李俊偉一聽情況,皺了眉。

  流浪

  “我叫徐霞芬,名字是爺爺取的。”在派出所,徐大伯說起自己大半生的流浪生涯,“我記憶中,老家是在福建廈門。”

  他從小就沒了父母,一直跟隨著爺爺奶奶生活,“那時候家里很窮很窮,爺爺奶奶去世后,我就離開家了”。

  而那時候,他才5歲。

  這么小的孩子,能去哪里討生活呢?他四處流浪,餓了跟人討口飯吃,困了就在路邊就地睡下,食不果腹。

  他也記不得自己到底去過哪些地方,只記得自己一路走,長大些,有力氣了,就給人家放牛、種田,“人家管飯,有個地方給我睡”,給人放牛時,就睡在牛棚里;幫人種田時,就睡在田邊的窩棚里……

  時間久了,他連爺爺奶奶的名字都記不清了,老家地址也記不得了。

  但他記得自己流浪到麗水是1994年,從此就沒離開過。一開始,他生活在聯(lián)城、老竹等鄉(xiāng)鎮(zhèn),靠幫人干點農(nóng)活,換點飯錢過日子。后來,輾轉(zhuǎn)到城區(qū)的北郭橋社區(qū)時,已是十年前的事了。

  當(dāng)年,黃士祥聽吳大伯說起這件事后,還特地去看過他,“屋子里還有個老太太”,問了才知道,老太太是徐大伯救下來的。

  “老太太是我們郊區(qū)一個鄉(xiāng)鎮(zhèn)的,丈夫每天打罵她,她自己的病情很嚴重,但家里人不給她看,他看她可憐,就把她帶出來,給她看病買藥”,那時,徐大伯做清潔工的工資也不多,但他把自己辛苦掙的錢都給老太太看病了。

  這件事,很觸動黃士祥,“他自己都過得這么辛苦,還去幫助別人”。

  三年前,老太太去世,也是徐大伯幫助料理的后事。

  身份

  徐大伯這樣的情況,要怎么才能辦好戶口呢?

  一般,解決“黑戶”問題,是需要去本人出生地核實情況后,在出生地落戶。

  他的情況實在非常特殊,“時隔71年,他離開家鄉(xiāng)年紀還很小,現(xiàn)在根本記不清自己的故鄉(xiāng),更記不得任何親人的名字了”,要查到老人出生地,幾乎是不可能。

  “我希望能有個麗水戶口,做個麗水人。”徐大伯抹著眼淚說,“我在外面這么多年,到麗水了,這里很好,我不想再走了”。

  徐大伯真的可以落戶麗水嗎?葉勇偉他們找戶籍辦證中心主任樓有平商量。

  樓有平做戶籍管理10多年了,他一聽徐大伯的情況,馬上想到2016年出臺的《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(guān)于解決無戶口人員登記戶口問題的實施意見》中有條解決“無戶口人員登記戶口問題”的規(guī)定,是可以惠及到徐大伯的:

  其他原因造成的無戶口人員,本人或者承擔(dān)監(jiān)護職責(zé)的單位和個人可以向擬落戶地公安派出所提出申請,說明未登記常住戶口原因,并提交相關(guān)證明材料。經(jīng)公安機關(guān)會同有關(guān)部門調(diào)查核實,確認非被拐賣、失蹤人員,尚未辦理常住戶口登記,符合擬落戶地常住戶口登記政策規(guī)定,并已采集本人人像、指紋、DNA信息的,報縣級公安機關(guān)審批后,可以辦理常住戶口登記。

  白云派出所和公安分局戶籍辦證中心聯(lián)合開通“綠色通道”,在“最多跑一次”工作基礎(chǔ)上,為老人“代跑”。

  民警經(jīng)過調(diào)查核實,排除了徐大伯不是被拐賣和失蹤人員等情況。

  派出所教導(dǎo)員李俊偉去徐大伯現(xiàn)在住的地方看過,一個不足10平方米的房間,一張鐵床,一張桌子,靠墻的一個鐵架上,擱著好幾把掃帚,屋里除了一只電飯煲和一把舊電扇,沒有任何家電,房子雖小,但還算收拾得整潔。

  可讓徐大伯落戶,總要個地方,到底落在哪好呢?新的問題又擺在眼前。

  民警又找到黃士祥商量,“讓他落戶到我們社區(qū)吧,我們好有個照顧。”黃士祥說,北郭橋社區(qū)申請了集體戶口,“戶口地址就是我們社區(qū)辦公室地址”。

  就這樣,在多方共同努力下,徐大伯的戶口終于有了著落。

  前天一早,徐大伯興沖沖趕到派出所,“聽民警說,我戶口辦好了,我一晚上沒睡啊”。

  當(dāng)李俊偉把戶口簿和身份證一起交給徐大伯時,他哭了,“71年了,我終于有身份了,我也可以去買個手機了,可以和人打電話了,我去看過了,老年機大概99元一只……”

  昨天,黃士祥說,他們已經(jīng)在為徐大伯申請“五保戶”,“如果他老了走不動了,我們會送他去福利院養(yǎng)老”。

  這么多人的善意,讓徐大伯留在了麗水,他再也不用流浪了,可以安度晚年了。